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噪音

余梓宏 晶报 2023-06-06


在深圳,有一群人致力于打破声音被边缘化的局面,他们希望带领我们真正去听见世界。城市声音装置主题展“噪声的追问”日前正式开幕,旨在为我们理解自然、理解世界、理解自我提供新的维度和阐释方案。





5月16日这天早上,连绵下了几天雨的深圳终于放晴,在院子里不时能听到清脆的鸟鸣声,以及果熟蒂落、从树上啪一下砸落地面等自然的声音。当然,还有不时从马路上呼啸而过的汽车声和从头顶传出的飞机飞行而过的轰鸣声等人造声。


如果不是在声音博物馆,我可能不会那么认真地打开耳朵。在场的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田松告诉我,“现代人对于声音已经变得非常不敏感”。比如,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你压根就不会刻意用耳朵去区分路上行驶过的车是什么品牌,甚至你会尽可能地去屏蔽掉车子驶过发出的噪音,自然也不会去认真分辨它。而现代人走到哪都戴耳机,其实也是对外部声音的一种“拒之门外”,“我们在关闭自己的耳朵”。


这也让我想到当下流行的“看展”——大家都渴望通过观看展品的方式,来获取某种思考的愉悦。但却很少听到有人“听展”——通过语言之外的声音去了解周遭的世界、思考重要议题。同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感官体验,在视觉面前,声音显然不被那么重视。


但在深圳,有一群人致力于打破声音被边缘化的局面。他们希望带领我们真正去听见世界。我之所以拜访声音博物馆,是因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声音展正在此处策划。


5月19日,城市声音装置主题展“噪声的追问”在城市声音博物馆正式开幕。这是深圳本土首个以声音装置作为主要作品的展览,意义可谓特殊。而这次展览由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徐秋石博士和深圳城市声音博物馆馆长李扬联合策展,由声音艺术家沈丕基担任艺术顾问,更是声音研究者和声音艺术在地实践这样的“黄金组合”在深圳的一次重要交汇,共同为深圳人打开耳朵的新世界。


展览前言如此写道:“声音和听觉是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声音能够为我们理解自然、理解世界、理解自我提供新的维度和阐释方案。”



1


利用废弃快餐包装材料制造成的声音,演奏出一场节奏感十足的声音交响,作品《BeatXPosed》探索包装废弃物的声音维度,旨在反思我们的消费习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断增长的一次性文化带来的后果;把生活在一个静谧或稀落的声音环境的植物,迁至一个喧哗且密集的环境,这些植物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作品《值勿》试图通过艺术装置夸张地表现植物在这种情况下的“植物感觉”;作品《羡鱼》的设计师用了两周时间从身边收集百余支饮料瓶,利用水力使不再盛水的瓶子们舞蹈和鸣唱,探索了生活中常见的废弃塑料瓶的另一种可能性……


上面所描述的都是“噪声的追问”展览的主体作品,涉及快餐垃圾、城市噪音与植物的听觉、光污染、塑料垃圾、瓶装水浪费,以及服装过度消费与垃圾生产等环境议题。这些声音装置作品诞生自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的一门课程——“声音与感官”。这是一门为期4周的设计工作室课程,旨在让学生从学术研究到设计实践等多个维度来理解声音,这次展览就是课程结束后的成果。而开设这门课程的,是深圳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唯一专门从事声音研究的学者,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徐秋石。


为什么展览名称要叫“噪声的追问”?徐秋石说,以往大家知道她是做声音研究的,都会误以为她是在研究音乐,但声音研究的不光有音乐,还有噪音、静默,以及各种抽象的声音,包括自然的声音、机器的声音。徐秋石表示,自工业化以来,大自然的声音景观已经被彻底改变,纯粹的大自然的声音正在逐步消失,而噪声正在成为一个虽不直观但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废弃物产生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噪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噪音这一声音维度去感知城市环境,去追问噪音背后呈现的问题。”


声音研究是非常新兴和前沿的学术领域。徐秋石说,“自印刷术诞生之后,我们迈入了一个视觉中心主义的时代,声音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包括听觉在内的其他感官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状态。”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特里弗·平齐教授开始把一班从音乐学、环境学、政治学等各个领域、各个维度研究声音的学者集结在一起,并在2002年创建了声音研究的学术领地。特里弗·平齐教授正是徐秋石在康奈尔大学访学期间的导师。徐秋石介绍,在平齐及其跟随者二十多年的努力下,声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独立的研究领域,具有了独特的学科特性和研究范式。


徐秋石在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这个新学院开设这门课程的本意,也是希望能唤醒学生对声音的认知。徐秋石坦言,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来说是挺有困难的,因为作为设计学院的学生,他们过去更习惯于用视觉方式来表达,而这门课程给予他们的挑战在于如何去“视觉中心主义”,通过声音本身来表达对城市环境议题的观点。



▲5月19日下午,城市声音装置主题展“噪声的追问”开幕现场。



2


为了打开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在“声音与感官(Sound and Senses)”的课程设置上,有非常丰富的案例和互动体验,包括邀请跨专业的学者做特邀讲座等,其中还有重要一项,就是走进深圳城市声音博物馆。


声音博物馆馆长李扬曾在电台工作了20年,一直与声音打交道,也是从那时起一直有意识地收集深圳各种街头巷尾不被人留意的声音。在7年前,她从电台离职,开始筹备声音博物馆,身体力行地提醒更多人去关注身边的声音。如今她已经收集了三万多条来自于深圳的声音音频。


李扬给我展示了一张深圳城市声音地图。上面有科技园门口的的士车、梧桐山上的蟋蟀和青蛙、东部华侨城玩过山车的人……只要扫二维码,就能听见相应的声音。李扬告诉我,这些声音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声音,比如科技园门口的士车的声音,是她在深夜3点采集到的,能听到报时的声音,而那个时候还有非常多打车的人。而城市声音地图就是从海量的声音素材中挑选出数十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声音,代表深圳某个地方鲜明的特征。实际上通过环境的声音,我们就能知道身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通过声音本身,实际上就能获取非常丰富的细节。李扬在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如果在深圳的一个小区听不见蝉鸣声,大概率这是个房龄不超过15年的新小区。这也才让我开始留意到,我所住的小区入伙不到3年,的确从来没有听到过深圳随处可听见的蝉鸣声。如果不是李扬这番话的提醒,我可能不会留意身边的声音世界。


虽说于2022年荣获深圳年度文化创新机构,但馆长李扬坦承,目前城市声音博物馆还没被传统“观看”意义上的博物馆体系所接纳认可,因为现有对博物馆的评判标准仍然是要有看得见的藏品,可是声音博物馆的藏品是声音文件,是要听的。“我认为我收集的声音非常宝贵,但很难以现有的标准去界定它的价值。”而现有的博物馆体系内,光是要有“镇馆之宝”这条评判标准,声音博物馆就难以匹配和企及。不过对此,李扬也没有过多的失落,“我们要做的就是全新概念的博物馆、全新概念的展览,要另起赛道,在深圳这样一座城市去落地实验它。”


徐秋石也是来到了深圳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座声音博物馆。那时她参加一个关于生态环境的国际学术会议,受主办方邀请,她组织了一个关于自然声音的分论坛。大家更加关注视觉,从声音维度去感知和认知自然的人属于少数。而就在这次分论坛上,徐秋石正好碰上了同样来自深圳的声音艺术家沈丕基,通过沈丕基,她又结识了李扬,结果就是对声音情有独钟、惺惺相惜的三人一拍即合,开始探索各种合作的机会。在这次课程推进期间,徐秋石也邀请了沈丕基和李扬深度参与其中,以声音艺术实践者的角度指导学生将对声音的感知融入于设计声音装置之中。


课程的最终评审也是在城市声音博物馆举行的。当天的评审汇报结束后,徐秋石宣布,将在城市声音博物馆为课程作品举办声音装置展,届时将邀请各界人士参观,“让声音装置进入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南科大学生闫思源、张奕静的作品《光音呼吸》利用传感器和算法将光线转化为声音,让人们更好地感知光污染。


▲南科大学生张程浩作品《羡鱼》,从风铃、水车、古琴和编钟的原理出发,利用水力使不再盛水的瓶子舞蹈、鸣唱。


▲在地艺术家沈方敏、沈丕基作品《山水构》利用木板、深圳河榫卯构件、喇叭等,展示了深圳河承载自然与发展历史的声音。



3


展览除了6件学生作品,还邀请了深圳本地声音装置艺术家加入,同时融入此刻在深圳的声音装置作品。比如沈丕基作品《梦蝶》以老黑白电视机呈现了现实与虚幻世界重叠为梦境空间;还有以用风的感觉来制造微小的环境的声音装置作品《Cool Ambience》,为本次展览带来更加多元和深入的视角。


在声音博物馆,你一定不能错过李扬打造的“静空间”。从外表看它并不复杂,使用的是瓦楞纸环保材料,造型就像一座蜂巢。但进入其中,就能发现里面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声场,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非常入耳。李扬说,432.6Hz声音频率是自然界具有疗愈能力的能量,静空间就是由56片不规则的瓦楞纸通过精密算法拼接出的专为432.6Hz打造的声场。在这次展览过程中,她在静空间内挂了20个像鸟巢一样的音箱,里面播放的声音都是她从湿地公园里采集而来,制造出了一种仿生效果,让大家感受声音疗愈的效用。


在我看来,展览主题“噪声的追问”,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启发我们去思考噪音的反面,即何谓“好”的声音。


在给学生上声音研究的课程中,徐秋石就发现,学生对喜欢的声音阐述都与他们个人的记忆息息相关。“有学生讲,农村砍树的机械噪音是他最爱的声音,因为会让他回忆起童年的时光;说起童年的美好,还有学生讲农村烧柴火的声音是他的最爱,一听到就联想起外公外婆给他做饭。”声音是非常主观的,而噪音更是难以定义。徐秋石形容说,这叫“彼之噪音,我之悦音”。


徐秋石强调的是,虽然声音是主观的,但却不能忽略声音对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尤其是都市中‘必然’的组成部分。”徐秋石在发表于读书杂志上的文章《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写道。


所谓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其实指的就是噪音。徐秋石刚来深圳时就住在地铁站附近的小区,每天早上5点半到晚上的11点半,都会有地铁运行发出的噪音。一开始徐秋石会觉得太吵了,根本睡不着觉,但过段时间后就慢慢适应这样的声音。“虽然我知道我已经听不见了,但它(噪音)其实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在侵扰我的身体。”这种侵扰也让人体以不自知的方式做着调整、甚至让人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徐秋石还留意到,过去大家在大城市里租房,都要尽可能远离公交站和地铁站,但近些年来,反而是地铁站公交站附近的房子会更贵,只是因为通勤方便。这也让徐秋石意识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睡眠健康已经极大让步于经济发展的效率,噪音相比起经济效率就是一个“轻问题”。


追问噪音、听噪音说,就是要让大众意识到噪音背后与人类生存境况息息相关的问题。关心身边的声音,其实也是在关心我们的生活境况。正如《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结语中就给读者留下这样的思考:从声音维度思考,何为良好生活?你,想要生活在一个声景是何样的世界?


■小贴士

“噪声的追问”城市声音装置主题展


地点:

深圳城市声音博物馆

(南山区天鹅堡2号门入口处)


展期:

2023年5月20日—6月20日

(预约制)


策展人(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李扬、徐秋石


艺术顾问:

沈丕基


参展学生作品:

《塑料托卡马克》(邓訸心、李衔)

“BeatXPosed”(胡城玮、蒋含熙)

《值勿》(薛仁超)

《听见服装的声音》(许彤)

《光音呼吸》(闫思源、张奕静)

《羡鱼》(张程浩)

参展在地艺术家作品

《静空间》(李扬)

《梦蝶》《消息树》(沈丕基)

《山水构》(沈方敏、沈丕基)

《Cool Ambience》(九原真人<日本>) <1>

《相对论》(陆正)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余梓宏

制图 | 勾特

编辑 | 叶辉 李一凡


往期推荐

看展,步履不停

下个月,你工资卡里或将多一笔钱!

深圳地铁早高峰要涨价?假的!

叛逆母亲的人生下半场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